“金眼白,豆眼黑,磁眼大瓦灰。”说的是鸽子的品类,前两者指观赏鸽,后者是信鸽。老天津卫和老北京一样,喜欢玩鸟,所以老天津卫过去养鸽子注重观赏,常见的有“金眼白”“豆眼黑”“两头乌”“点子”“云盘”“蓝毛脚”“照红眼”“菊花顶”,还有能在空中翻筋斗的“跟斗”鸽,这些鸽子的记忆力和飞翔力都比较差。70年代,信鸽热潮传到天津,鸽子迷从江浙皖沪等地引进良种信鸽,培养新品种,养鸽子风靡一时。
1982年年初,天津的鸽子迷开始搞小规模信鸽竞训,从百里外的静海唐官屯放鸽子,一个多小时后飞回天津家中。到五一前夕,三十羽天津信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放飞,这批信鸽大部分是出生四到六个月的幼鸽,“雨点”居多,其余为“红绛”“瓦灰”“点花”“瓦鼻翘”“东北信鸽”等。
鸽子
1982年国庆节前,天津市业余信鸽协会筹备组举行“山海关——天津秋季信鸽竞翔”。赛程共分汉沽,唐山,山海关三站。前两站的归巢鸽,才能取得终点山海关决赛资格。但是没飞回来的,也就丢了。二十多羽信鸽被带到山海关,腾空而起,绕天空盘旋后,奋力向西南的天津方向疾速飞去。一羽名叫“晶晶”的信鸽,身负两处枪伤,以五小时零五分钟飞完全程220空距公里,回到天津,获得第一名。最后有八羽鸽子从山海关归巢。
1983年7月,天津市体委批准成立信鸽协会,地址在北站体育场内,后迁到南开区青年路351号。协会章程规定,不允许会员饲养观赏鸽和家鸽,禁止会员到非法的鸽子市场活动、交易。会员持盖有天津市信鸽协会印章的会员证和棚号牌,悬挂在饲棚的明显位置。
竞翔
第十七塑料厂供销科的李志义,1980年开始饲养信鸽,有三十多羽。他家住三楼,当时楼房少,这是个优势,整个厨房改造成鸽舍,窗户就是出入口,两面墙上是两个顶天立地的木框架,被分隔成几十个格子窝,井然有序。
他驯养的一羽“黄眼雨点”雌鸽,足环号84—12932,哈尔滨验证羽号973,在全国首届信鸽竞赛第四赛区(北区)哈尔滨站千公里级别竞翔中,16小时翔程1070公里,比第一赛区(东区)的上海冠军鸽快了5小时。这个成绩是天津信鸽竞翔中最好的,也是世界水平的,与1979年荷兰老赛鸽手罗德夫·屠斯阿腾培育的、荷兰巴塞隆纳大赛的冠军鸽竞翔成绩相差不远。
80年代,一对信鸽能卖十几块钱,相当于一个工人半个月工资,最贵的一羽能卖二三百块。离解放北路不远,法国兵营附近有一条合江路,解放桥街办事处在这条路上办起了花鸟鱼虫市场,有卖花的,卖鱼的,卖鸟的,卖山石盆景的,其中最热闹的就是鸽子市儿。鸽子迷用自己的鸽子换种、配对,好鸽子体型健壮,拿“点子”来说,嘴宽且大,鼻子凸起,头顶黑毛形状规则,周身洁白无一根杂毛,就比较完美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