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两点,整个城市还在熟睡,田金祥的一天已经开始了。
骑着电动车,穿过两条街,几分钟的路程,就到了自家的店。麻利地拉起卷闸门,像往常一样开始准备一天的生意。烧水、掸面、抖面,备好芝麻酱、麻油、葱花......准备工作一切就绪,早上6点,顾客开始陆续进店。
4月19日一大早,黄石路,老田记面馆店外排起长队。记者张维纳 摄
“老田,你又上央视嘞,这次还是《新闻联播》!”一位老顾客刚进店,拿着手机就给老田看。“哎呀,我还没注意。”66岁的老田眯着眼,把手机拿过来认真看了半天。
19日一大早,顾客们在店门口一边排队,一边咵天:“老田上了《新闻联播》,这门口的队要排得更长了。”
7年前,作为老武汉味道首登央视
“武汉有那么多热干面品牌,怎么选了我这家小店?”入选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时,老田不明白,为什么会是他?
拌面的搪瓷碗、烫面的竹漏勺,老田的店里,保持着传统的气息。味道也是如此。
老田记面馆的前身,是上世纪40年代吉庆街上一家名为色味香食堂的分店,改革开放后,田金祥的父母承包了这家店,取名为“老田记面馆”。1993年,田金祥从一家染布厂下岗后,跟着父母经营,一做就是近30年。
不少人骑着电动车专门来吃面。记者张维纳 摄
4月19日上午9点半,长江日报记者到达面馆时,门口仍有不少人排队。家住利济北路的吕阿姨告诉记者,她一周至少有三天,都会和老伴骑半小时的电动车来这儿过早。“蛮好吃,是我们小时候的味儿。”
“热干面就是热干面,不加东西,才是武汉老味道。”老田性格随和,和谁说话都是笑呵呵,只有谈到热干面,才会显出固执和坚持。
近两年,为了丰富热干面口感,不少店里准备了酸豆角、腌菜等小料供顾客添加。老田却拒绝花哨,力求热干面保持单一的味道。不少新顾客进店会发现,他们家的热干面不加卤水,且没有酸豆角、腌菜选项。单凭一勺稠而不澥的芝麻酱,辅佐一勺酱油醋,就是一碗纯正的热干面。
4月19日中午,老田记面馆店内一片忙碌。记者刘斌 摄
料简单,但热干面的制作不简单。
随着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开播,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找到老田学艺,他也愿意教,但能学出来的并不多。
两年前,从江夏过来的一位小伙在店里学了半年,每天跟着老田从早到晚,直到老田点头,小伙才独立开店。如今,这家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。
不久后,另一小伙进店学习,学了一周,自认已掌握了热干面的制作要领,“做热干面也没什么难的”,离开前,小伙不以为然。开店那天,老田去了一趟,尝了一口面,觉得不是那个味儿。开了两个月后,店铺就面临关店风险,小伙又找老田出山指导,老田没再同意,“他对热干面没有敬畏心”。
老田总结,想要做好热干面,一要吃得了苦,二要有悟性。“你和面条之间要心灵相通,几分粗几分细,几分干几分湿,要做到心中有数。”
7年后,作为小微企业登上新闻联播
老田记面馆老板田金祥登上央视《新闻联播》。央视截图
武汉人的生活,离不开一碗过早的热干面。街边的热干面小店汇聚成了烟火武汉。对于老田来说,做热干面,是小生意,要算精细账。
在4月18日晚播出的《新闻联播》中,老田就算了一笔账:政府持续的减税惠企政策,让店铺一年节省了36000多块钱。“省下的钱可以拿出来做店面改造,可以请人,工资开高一点。”田金祥在节目中说。
长江日报记者看到,相比7年前,老田记面馆的变化真不小。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镜头下,门店招牌已经被烟熏得泛黑,如今,黄底红字的新招牌亮堂堂的挂在门口;7年前,顾客进店点单,田金祥要手撕饭票,如今,自动收银机提高了点单效率;7年间,门店从江汉二路搬到了黄石路,门店面积变大了,环境也改善了。
4月19日,老田记面馆一片繁忙。记者刘斌 摄
就在老田记面馆附近,多家热干面馆的生意都是红红火火。“经营成本降下来了,这笔‘活钱’马上就能派上用场”,用老田的话说,这是政府给他们的实打实“红包”。
做小本生意,账要算的细算得精。但在选材上,老田很舍得。
老田订芝麻酱,从来不还价,“价格贵一点可以,但不能掺假。”供货商磨芝麻酱时,老田就坐旁边看,“热干面好吃就两点,面要好,芝麻酱要纯”。
“我买的生面条,一斤要比普通碱面贵两毛,一天按照200斤面条算,一年支出成本就多出了一万五”,老田告诉记者,他家的一斤生面掸熟后,最多做3.2碗热干面,但对很多热干面店来说,一斤生面能做3.5碗,甚至4碗的量。
老田记面馆店内外坐满就餐市民。记者刘斌 摄
老田记面馆店外一位食客正在拌面。记者刘斌 摄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播出后,门店的销量翻了一番,之前每天卖两三百碗,现在每天是600碗起步,遇到五一、国庆等假期,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来老田记面馆“打卡”,一天能卖700多碗。
老田家经营了75年的刁角小店,彻底火了。为什么能火,老田总结了四个字,“好好做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