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功能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转氨酶、胆红素、蛋白指标和凝血功能四大类项目,用于评估肝脏代谢、合成及解毒功能是否正常。常见检查项目有ALT、AST、TBIL、ALB等,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肝炎、肝硬化等疾病。
1. 转氨酶检测
谷丙转氨酶(ALT)和谷草转氨酶(AST)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。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,AST则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。急性肝炎时ALT显著升高,AST/ALT比值小于1;酒精性肝病则相反。轻度升高可能与脂肪肝有关,超过正常值10倍需警惕急性肝损伤。
2. 胆红素系列
总胆红素(TBIL)包含直接胆红素(DBIL)和间接胆红素(IBIL)。梗阻性黄疸表现为DBIL占比超过50%,溶血性黄疸以IBIL升高为主。新生儿黄疸需监测经皮胆红素,成年人TBIL超过34.2μmol/L可见巩膜黄染。胆管结石患者常见DBIL突然升高。
3. 蛋白代谢指标
血清白蛋白(ALB)反映肝脏合成功能,正常值35-55g/L。肝硬化患者ALB低于30g/L易出现腹水。前白蛋白半衰期仅1.9天,比ALB更早提示肝功能异常。球蛋白升高可能提示慢性肝炎,A/G比值倒置常见于晚期肝病。
4. 凝血功能检测
凝血酶原时间(PT)延长3秒以上说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障碍。肝病患者INR值>1.5预示出血风险增加。严重肝硬化时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,D-二聚体升高需警惕门静脉血栓。肝功能检查需空腹8-12小时采血,避免剧烈运动影响转氨酶数值。乙肝携带者应每3-6个月复查,长期服药人群需监测药物性肝损伤指标。发现单项指标轻度异常可2周后复查,多项异常或指标显著升高应及时肝病科就诊。结合超声、FibroScan等影像检查能更全面评估肝脏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