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毒性脱发是二期梅毒的典型症状,表现为头皮不规则斑片状脱发,类似虫蚀状,通常无瘙痒或疼痛。需立即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测和规范治疗。
1.症状特征
梅毒性脱发多发生在感染后6-12个月,脱发区域边界不清,直径约1-3厘米,常见于枕部和颞部。毛发并非完全脱落,残留的毛发参差不齐,轻轻拉扯易脱落。约30%患者伴随其他二期梅毒症状,如玫瑰疹、扁平湿疣或全身淋巴结肿大。
2.诊断方法
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(RPR)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(TPPA)是主要诊断手段。皮肤科医生会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,必要时进行头皮活检。需与斑秃、头癣等疾病鉴别,后者通常伴有鳞屑或炎症反应。
3.治疗方案
青霉素G肌肉注射是首选疗法,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注射,每周1次连续3周。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,连服14天。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血清滴度,头发生长情况是疗效观察指标之一。
4.生活管理
治疗期间保持头皮清洁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水。保证每日摄入60g优质蛋白质,推荐鸡蛋、鱼肉和豆制品。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,全谷物和深绿色蔬菜是良好来源。避免熬夜,保证7-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恢复。
梅毒性脱发具有自限性但会复发,规范治疗6个月内毛发可完全再生。所有性伴侣需同步筛查,治愈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血清学指标。未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神经梅毒或心血管梅毒,早期诊断和足疗程用药是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