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便秘多与饮食结构不当、肠道功能未成熟或水分摄入不足有关,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、适当按摩可有效缓解。
调整饮食结构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较少见,配方奶喂养需检查奶粉是否含棕榈油等易致便秘成分。已添加辅食的宝宝,建议增加膳食纤维,如西梅泥、苹果泥(带皮)、豌豆泥等,每日摄入5-10克。适当补充益生菌,如含双歧杆菌的酸奶或制剂,帮助平衡肠道菌群。
2.促进肠道蠕动
腹部按摩是安全有效的方法:以肚脐为中心,用指腹顺时针画圈,每次5-10分钟,每日2-3次。鼓励宝宝多爬行或做蹬腿运动,促进肠蠕动。温水坐浴(37-40℃)可放松肛门括约肌,每次5分钟,配合轻柔的肛门周围按摩。
3.保证水分与规律排便
6个月以上宝宝每日需额外饮水100-200毫升,分次饮用。养成定时排便习惯,选择餐后30分钟内让宝宝坐便盆,膝盖略高于臀部的位置更利于排便。若超过3天未排便或出现腹胀、哭闹,需就医排除巨结肠等器质性疾病。
便秘反复发作需排查牛奶蛋白过敏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潜在问题。日常避免过度依赖开塞露,长期使用可能减弱肠道自主排便功能。通过饮食调节、运动辅助和建立排便反射,多数宝宝便秘可得到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