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打完疫苗后发烧是常见的免疫反应,通常无需过度担心,但需要密切观察和适当护理。发烧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正常表现,通常持续1-2天,体温在38.5℃以下可通过物理降温或药物缓解,若持续高烧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。
1.发烧的原因
疫苗中含有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成分,接种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,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发热反应。这是身体对疫苗的正常免疫应答,表明免疫系统正在工作。不同疫苗的发热概率和程度有所差异,例如百白破疫苗、麻腮风疫苗等较易引起发热。
2.处理方法
物理降温: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、腋下和四肢,帮助散热。避免使用酒精或冷水,以免刺激皮肤。
药物缓解:若体温超过38.5℃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,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,注意按照说明书或医嘱用药。
补充水分:多给孩子喝水或电解质饮料,防止脱水。
观察症状:注意孩子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,如持续哭闹、皮疹、呼吸困难等,若有需及时就医。
3.何时就医
若发烧持续超过48小时,体温超过39℃,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,如抽搐、意识模糊、持续呕吐等,应立即就医。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疫苗反应异常或其他健康问题,需专业医生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