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套叠是一种急性肠梗阻病症,最显著的症状包括剧烈腹痛、呕吐和果冻样血便,需尽快就医才能明确诊断。通过医生的体检、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等手段可以判断是否患有肠套叠并尽早治疗。
1、常见症状辨别
肠套叠的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点:
阵发性腹痛:婴幼儿会因为剧烈腹痛突然哭闹不止,疼痛通常呈间歇性,每次持续几分钟,随后缓解,但过一段时间后又会发作。
呕吐:早期可能呈胃内容物,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带胆汁的呕吐物。
果冻样大便:部分患者可能排出混有血液和黏液的红色大便,被称为“果冻样血便”。
腹部肿块:在腹部可以触摸到呈香肠样的肿块,是肠套叠的一个重要体征。
2、如何确定诊断
若有上述表现,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专业诊断,具体方法包括:
体格检查:医生通过触摸腹部肿块并结合病史初步判断。
腹部超声检查:这是诊断肠套叠最常用的手段,可以看出肠管互相嵌套的“同心圆”或“靶圈”征象。
X线造影或CT:必要时可通过钡剂灌肠、空气灌肠明确套叠部位及情况。
3、治疗方法
确诊后,需要立即治疗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:
空气灌肠复位术: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,通过灌注空气复位受套的肠段,是首选治疗手段,成功率较高。
手术复位:对于无法通过灌肠复位的患者,或腹腔已经出现严重感染者,需紧急手术解除套叠并视情况切除坏死肠段。
术后护理:术后需关注饮食清淡,逐渐恢复正常饮食,同时密切观察是否再次发生肠套叠。
肠套叠可能会迅速导致肠缺血坏死或感染,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早就医。家长在照顾婴幼儿时需特别注意其排便、饮食及情绪变化,如发现异常及时咨询避免延误治疗机会。